新闻中心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区域,新建或改建体育健身公园,为居民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图为居民们在宁阳县城区一处体育公园内打乒乓球。
近日,第三届数字体育创新发展论坛2024年会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学者从技术、管理、应用等视角,深入探讨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对体育产业的助益。
从AI大模型助力奥运备战,到大数据为日常训练精准把脉;从使用便捷的智能健身器材,到快速全面的体育教育分析系统……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丰富全民健身产品、加速体教融合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助推中国体育事业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当AI大模型融入体育赛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今,AI如雨后春笋般在体育领域“落地生根”,成为解决该领域难点的重要工具。
50米的泳池内,从起点到终点,每隔3米放置一台水下相机,共16个摄像头一字排开。运动员入水的瞬间,摄像头便开始自动捕捉其在水下的每一个动作,详细记录每一秒进程。待抓拍结束后,AI技术会对拍摄画面进行自动合并,运动员的游泳路线即被巧妙拼接成一幅“全景图”。而这幅“全景图”的背后,离不开上体体育大模型(以下简称“上体大模型”)的技术支持。
上体大模型是上海体育大学与百度、上海大学合作,推出的国内首个体育行业大模型。“我们重点围绕‘动作技术识别与分析’开展相关大模型建设。”上海体育大学教授、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黎涌明介绍称,目前,上体大模型服务于跳水、游泳、田径、体操、蹦床、攀岩等多支国家队。
在国家游泳队,基于上体大模型打造的AI辅助训练系统,就像运动员的“智慧教练”——AI辅助训练系统能够通过捕捉运动员的动作细节,挖掘改进方向。出发时能否快上0.1秒?转身与冲刺是否还能再快?这些小小的改进积累起来,或许就能成为赢得比赛的关键。通过训练系统反馈的数据,教练可以针对性地调整训练方式,而运动员也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提高,仿佛每次入水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默默见证着运动员不断突破自我。
在竞技体育领域,不同项目中的训练侧重点各不相同。以往的算法往往各自为战,针对单一项目有效,但难以迁移到其他项目。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研发团队将各个运动项目的海量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标注,然后输入大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后的大模型不仅在精准度上实现了大幅提升,还能够解决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约80%的共性问题,如动作捕捉、数据分析和用时优化等。
“我们从竞技体育入手,积累了大量关于人体运动的算法和技术,这为未来将这些技术扩展到更多体育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黎涌明说,未来,上体体育大模型不仅会继续拓展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还将逐步应用于全民健身、运动康复等领域,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优化和创新。
初冬的晨光洒满北京城,微风轻拂。海淀公园内,跑步爱好者的身影在红色智能步道上跃动,他们的脚步或疾或徐,步道旁的智能显示屏则实时更新着每个人的运动数据,卡路里消耗、速度、步频等信息一目了然。
“智能显示屏帮我算好了数据,我只管跑就行。”家住海淀公园附近的王先生说,这条依托人脸识别技术打造的步道就像一个“智慧伙伴”,能够实时记录运动数据,“我现在跑步变得更有目标了,每天都期待看到新进步”。
科技带来的改变远不止如此。在海淀公园的“太极大师”区域,市民在规定区域内跟随屏幕内的“虚拟教练”学习太极拳,摄像头可实现对参与者全身动作的实时捕捉,将参与者的太极动作与教练动作进行比对并做出评判。“这种形式真的很新颖,我们动作哪里不到位,屏幕中的‘教练’都会提醒,特别方便!”一位参与者说。
在日坛公园,原有的乒乓球场等运动片区经过改造后,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室外智能健身房”。这个“健身房”设有体测区、有氧训练区和力量训练区等,并引入了智能竞赛车和高推拉举双功能训练器等智能健身器材。
陈先生是一位智能健身器材的“忠实粉丝”,他告诉笔者:“这些设备附带运动指南和锻炼建议,通过电子屏幕就能看到运动的时长和消耗的热量,对我们健身特别有帮助。”陈先生的话也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科技正让健身变得更科学、更高效。
除了北京,智慧体育公园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威廉希尔入口“智慧健身”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近日,中交·南国智慧体育公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正式启用。这座全长约23.6公里的公园坐落于邕江综合整治项目内,在设计与功能上体现了诸多创新亮点。通过引入智能运动监测设备、智能化进出场系统,市民可以用手机App实时查看运动数据、预约运动场地,甚至还能收到系统量身定制的运动建议,让健身变得更加简单。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的智慧体育设施展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AR单车骑行设施成为这片区域的亮点。孩子们骑上动感单车,屏幕随即呈现虚拟骑行的画面,伴随着骑行速度的变化,屏幕上的虚拟场景也动态切换,仿佛让骑行者穿越在不同环境中。激烈的骑行比赛为这片生活区增添了热烈的氛围,孩子们的加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使运动体验充满乐趣和吸引力。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霍波教授表示:“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运动数据并提供个性化建议,市民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锻炼,从而提升全民健身的效果和生活质量,这种智能化技术与体育项目的结合,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而今,科技的力量为校园体育教学注入了全新动能。一些中小学将智能化技术融入体育课堂,为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诸多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展现出新可能。
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智能体测、运动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正悄然改变着体育课的面貌。AI跑道上,学生们依次排开,随着一声令下,迅速冲出起跑线。跑步的速度和步频通过传感器精准捕捉后,呈现在电子屏幕上,并且屏幕还可以显示上次记录的数据,简单直观的对比让每名学生都能快速了解自己进步与否。
这种智能化测评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轻了教师负担。过去,组织跑步测试需要多名教师协作,耗时费力,现在教师只需借助智能设备就能实时查看学生的运动数据,从而分析其运动状态、预测其成长趋势。
湖南长郡湘府中学采用AI智慧体育运动系统,集AI与大数据分析于一体,前端摄像头实时监测姿态,确保姿势正确。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融入趣味运动,如仰卧起坐挑战“俄罗斯方块”等,让学生在竞技与娱乐中锻炼身体,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在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中,智慧体育打开了新的窗口,促进了家校互动方式的转变。孩子在学校参加了哪些项目、每个项目表现如何、孩子的体质健康是否达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的家长都能通过学校App看到这些反馈。
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智慧体育系统同样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仿佛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位专属的“健康顾问”。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学生们戴上运动手环,学生们的步幅、心率、频率等数据被实时记录并精确分析,并且运动手环还能指导学生适时调整运动方式。
尽管智慧体育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但仍面临不少挑战。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智慧体育教育虽然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为推动智慧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和体育部门需要携手合作,出台相关政策,增加资金支持,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智慧体育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北京体育大学副研究员刘洋表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